阅文·探照灯好书2020年10月译作提名书单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由探照灯书评人协会+阅文团体主办,新闻、微信念书、QQ阅读协办。每月评出十本原创好书榜,十本外洋翻译图书,年度评出十今年度好书。
以下是10月10本翻译新书,排名不分先后。谢谢这些新书的作者、译者、责编以及出书机构。本期十位荐书人 邱华栋、杨早、燕舞、唐山、麦小麦、傅小平、张执浩、宋晨希、刘羿含、张英文学·小说:《叛逆》[美] 保罗·比第邓晓菁 译译林出书社2020年9月荐书人:唐山BOOK REVIEW本书是第一本获得布克文学奖的美国小说,作者通过对“黑人性”的思考,用反讽的方式,指出“黑人性”自己的问题所在——它试图改写历史,缔造一个自满的黑人史。可这种虚构扭曲了真实的历史影象,对于今世美国黑人来说,他们影象中的历史就是阻挡种族隔离的历史,面临现实逆境,本书主人公——黑人Me凭据所谓的“黑人性”,想到的“解决方案”竟然是恢复种族隔离制度——效果社区的治安果真变好了,学生结果提升了,经济也有了生长……最终,他的实验因违反美国宪法,被告上法庭。
本书对意识形态造史予以了辛辣讥笑,并就现代社会对真实“黑人性”的剥夺,予以深刻反思。文学·短篇小说集:《最佳欧洲小说III》(波黑) 黑蒙李晖 译译林出书社2020年8月荐书人:张英BOOK REVIEW本书为“最佳欧洲小说”三集,深入欧洲写作现场,集结新锐短篇写作,深入前沿写作现场,精选欧洲今世新锐短篇小说36篇,有声名煊赫的大家,也有新掘客的创作声音,每个国家收入一篇新作,地域规模横跨整个欧洲,出现今世欧洲写作全景,不少写作者更是首次亮相中文世界,值得一读。文学·随笔:《土星之环》[德] 温弗里德·塞巴尔德闵志荣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书社·新民说2020年8月荐书人:麦小麦BOOK REVIEW德国重要作家塞巴尔德的非虚构作品,作者徒步穿越英格兰东海岸,记载眼见的种种以及所思所想的种种,他走过古老的英国庄园、已故作家的宅邸、破败的海滨度假胜地、被遗弃的岛屿,引发他讲述种种奇异的故事,思绪飞扬、纵横捭阖,这是一部随心所欲的行走文学,也是一部兴之所至的思想纪录,如同一座回忆博物馆、心灵博物馆,能够顺利进到这座博物馆的读者会在这里窥见一个丰满生动的伟大作家的灵魂。人文·社会学:《他们为什么杀人:人们何以变得暴力,我们对此能做什么》[美] 理查德·罗兹中国民主法制出书社王兢/张晓宁 译2020年8月荐书人:杨早BOOK REVIEW恶性暴力的新闻已经弄得民众疲惫不堪甚至脱敏,但一想到自己安坐畅游的时候,正在有人被杀戮、荼毒与践踏糟踏,大多数人心中仍然会感应强烈的不安,却没有任何一门学科或任何一项研究能可信地、权威地解释“他们为什么杀人”。
本书亦不能给出确定的谜底,但至少从社会学、刑罪史、心理学等几个主要的层面,将人类对这个漫长寿题的思考,胪列于前。思想的使命未必是解惑,它有可能只是促进进一步思考。人文社科·执法:《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例制》【英】凯伦·杨/马丁·洛奇林少伟/唐林垚 译上海人民出书社2020年7月荐书人:燕舞BOOK REVIEW9月上旬,《人物》刊发的特稿《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迅即刷屏,对数字经济时代算法利弊的关注一夜之间上升为公共议题。
最近两三年来,高全喜和陈景辉、左亦鲁等几代法学学者,已揭晓《虚拟世界的执法化问题》《算法的执法性质》《算法与言论》等多篇相关论文,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民商法学科带头人彭诚信教授2018年8月开始推出他领衔主编和引进的“独角兽·人工智能”丛书,法学研究的未雨绸缪与时俱进由这些叙述可见一斑。该丛书今夏出书到第三辑,其中的《驯服算法:数字歧视与算法例制》一册从法学和执法的角度对“数字(虚拟)空间的治理规则”举行了前沿探讨,两位英国的原作者认为算法例制的目的一方面要警惕本应中立的智能应用被用来掩饰未取得“多数人同意”的少数人集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利益相关者对话和商谈的场域、机制并谨防执法沦为平台技术寡头的帮凶。该书主张将对算法的规制提前到算法设计的阶段,而且它一定要求喂养算法的数据自己就是清洁、纯净、无污染的。
书中也先容了一些欧盟和英国的尚处于探索阶段的算法例制案例,只管蓬勃国家对以数据掩护法来防范和化解算法风险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但除了欧盟《通用数据掩护条例》那样的领先革新和调适,对于自动化决议和数据治理仍缺乏足够多的定论。彭诚信教授在主编序中也指出,基于国家宁静和国际竞争的思量,多数国家把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制定了自己的长臂统领原则,久远来看,一定需要通过国际条约来解决这个问题。当前庞大而紧张的中美关系,看来也佐证了这一判断。
本书探究的议题重大且新颖,可是人工智能的法学研究思辨性较强,阅读历程并没有那么轻松,智识的获取再次彰显了思维的兴趣。医学史:《病床边的生疏人:执法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议的历史》【美】戴维·J.罗思曼鼓楼新悦|中国社会科学出书社潘驿炜 译2020年9月荐书人:燕舞BOOK REVIEW恒久以来,医生这一职业群体在中外医患关系中都处于近乎绝对的主导职位,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生长和患者权利意识的激增,二战以降特别是1960年月以来,在西方蓬勃国家尤其是美国,“医生仅与自己的患者和上帝同在”的优美期许受到拥挤不堪的诊室越来越多的影响,医生与患者的距离日益疏远甚至日渐成为“生疏人”,新的医学伦理冲突需要宗教、传媒、司法等多元因素和维度的介入,状师、法官、立法者和学者等“病床边的生疏人”在康健照护当中的影响和作用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书中副标题所言的“执法与生命伦理学塑造医学决议的历史”被逐步改写。这一变迁使得医生逐渐失去自由裁量权,有着医学史家和历史学家双重身份的戴维·J.罗思曼(David J. Rothman)教授发现的一些细节也耐人寻味,好比,“甚至医生同事之间也是生疏的,个体执业已成往事”,“患者可能不会再以告诉医生自己那里不舒服开启就诊流程(正如米歇尔·福柯所言),而是告诉医生最新的设备监测出的血糖水平或心律有问题。
提供应医生的关于患者关系治理的建议才刚刚开始接纳新泛起的‘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韩启德院士为简体中文版的推荐序凝练可读,他落脚于“深入明白当今医患关系”,这固然是出书方和译者引进该书的良苦用心之一。罗思曼教授今年7月还为本书撰写了中文版序言,遗憾的是83岁的他因恒久罹患癌症而于8月30日逝世,老先生自2005年首次访华以来对中国的连续关注特别是对中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的直接支持就此戛然而止。
历史:《清朝内争与鸦片战争》[美] 詹姆斯·波拉切克李雯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20年6月荐书人:唐山BOOK REVIEW鸦片自唐代传入中国,元代开始入药,到明代时,吸食之风已经盛行,为何到1820—1840年时,突然成了一个“问题”?已往常认为是白银外流、道光衰退的效果,但凭据林满红先生的研究,白银外流与鸦片无关,而其他学者则指出,道光衰退是火山发作的效果,亦与鸦片无关。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清代中期以后,八旗与清流矛盾尖锐化,晚清清流犹如明末的东林党人,通过制造议题,形成了弛禁派缓和禁派。
虽然禁鸦片有足够的合理性,但一旦转化为政治议题,则往往附加上道德寄义,这使清廷在处置惩罚鸦片问题上不再像此前那样充满弹性,这是引发鸦片战争发作的诸多原因之一。历史:《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美]玛丽莲·亚隆/特蕾莎·多诺万·布朗张宇/邬明晶 译思想会|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2020年9月荐书人:刘羿含BOOK REVIEW对于今世女性来说,人人都需要三五个闺蜜,一起渡过漫长岁月,或庆祝人生的高光时刻,优美的发生,或全身心被倾听——倾听一时无法消融的痛苦,以及不足为外人道的隐秘往事。好比,海内有关闺蜜情的影视剧,远有《好想好想谈恋爱》,近有大热系列剧《欢喜颂》(I、II),体现的都是今世都市女性在职场、生活中遇到经济、情感、康健逆境时获得闺蜜经心陪同与支持,渡过人生至暗时刻的情谊。
而我们从公共媒体上,也越来越频繁地看到这样的消息:几个闺蜜如何在某个山青水秀的地方以共享的方式筹建“养老屋”,这也许是闺蜜情谊的未来趋势。巧合的是,《闺蜜:女性情谊的历史》这本书的作者,就是一对闺蜜,女性主义史学家玛丽莲·亚隆和在斯坦福大学研究创意写作的说与非小说家的获奖作家特蕾莎·多诺万·布朗合著,而翻译这本书的两位译者,也是一对闺蜜张宇、邬明晶。若单从这本译著的书名来看,你或许会以为它只单纯地讲述女性在各个年月的闺蜜情感体现形式,实则否则:这本书从全新的视角关注女性,开篇从《圣经》的片言只语中寻找女性友谊的珠丝马迹——路得与拿俄米、伊莉莎白和马利亚,出现在男性作为友谊代言人时代的女性友谊如何萌芽、生长。本书第二部门围绕女性友谊如何进入历史舞台展开,以时间为轴从差别角度划分叙述修女、作家文人、女雅士、爱国者、女性俱乐部成员、女大学生等之间的的女性情谊,从中我们实则可以相识女性的整体生存情况的变化,和她们为人类历史生长孝敬的智慧和气力。
夸张一点说,第二部门可被称为“女性自我生长史”。本书第三部门则重点讲述了21世纪的友情,光看标题就很有意思,“千里传情,没有距离”——女性通过社交媒体、谈天工具,无时无刻不在与闺蜜分享所履历的一切;“给予与索取:市场经济下的友情面面观”——同理心、忠诚和喜爱是无价的,但经济因素也有可能影响大多数人的友情,“我们倾向于和社会经济阶级中与我们相似的人建设友谊”,因而使得跨阶级、圈层的友谊尤为珍贵。
有趣的是,本书最终章还提出一个无解命题:“男女之间有`纯友谊`吗“,对于柏拉图式友情、男女混宿、同床挚友、职场中的跨性别友谊、仳离女性的友谊等现象做了分门别类的叙述,每一个话题都是当下情感热点话题。推荐阅读。
历史:《清代战争文化》[美]卫周安董建中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书社2020年8月荐书人:宋晨希BOOK REVIEW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中国有着“重文轻武”的传统,因此中国文化更为柔和。也正因为如此,它才气像海绵一样,不停吸收外来的文化。
然而,美国学者卫周安却发现,到了清朝时期,在满族人的统治下,战争文化成为主流。“不仅是它极尽所能地重申同样的尚武精神和帝国实力的主题,而且以种种前言不停‘复制’着同样的文本和视觉图像”。
卫周安接纳新清史视角——即强调清朝的满族特性和内亚性,考察了自清朝建设起到乾隆时期,清朝统治者对武功的宣传方式。如清朝在安宁边疆之后,政府在各地树立纪念碑,天子撰写战争御制诗,绘制战图、元勋像,编纂方略以及实行军礼等,不停宣扬其煌煌武功。清朝也践行着“多元一体”的统治方式,使用军事、宗教等手段,将宗教与皇权举行联合,并不停使用修建、绘画举行强化,以此来表达清王朝对差别地域所拥有的统治权。
如清朝用“喇嘛——施主”的政治机制,治理蒙古和西藏地域,在承德避暑山庄修建含有蒙、藏修建气势派头的夏宫,皇家画师们也会将天子绘成文殊菩萨的形象,成为“新忽必烈”。可以说,当清王朝统治中国此前,从所未有的宽大领土,它必须尊重各地方文化以增强族群认同,又必须使用战争文化不停宣示其统治气力(如乾隆天子总结的“十全武功”)。由此,卫周安认为,起码在清朝前中期,文转向了武,清朝天子并希望借此在各族群人中,形成一套更密切、告竣一致的“文化偏好”。
卫周安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清朝的统治方式及其对后世中国的影响。他也对中国从晚清到民国时期,为何中国会不停陷入地方军事化和地方混战,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历史:《太平天国革运气动史》简又文后浪|九州出书社王然 译2020年10月荐书人:傅小平BOOK REVIEW众说纷纭的太平天国运动,注定是很难书写的,因为史料稀缺,或是相关纪录的不平衡——可以想见,其时的清廷一定会凭据其统治利益销毁、编写或窜改;也因为对其评价的起伏不定——在时间长河里,太平天国曾被神化,也曾被妖魔化。
作者却试图加以还原,这是何其困难的任务!他居然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有说服力。而我之所以被说服,自然是因为他在行文中显示出扎实的考证功底,他对关键事件和人物决议的心路历程的分析又是如此之深入透彻,还因为他有自己的态度和偏见,在我们统称的“太平天国运动”里加入“革命”两个字,就能见出他对这场运动持同情和明白的态度,及至读到厥后,我们会想他是不是把这场运动理想化了。
但相比那些不忍卒读,貌似客观,实则人云亦云的书,这般好读,而且能让我们读出“偏见”,却到处透着小我私家定见的书,无疑越发值得一读。2020年探照灯好书评选征集中!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奖由资深媒体人张英提倡开办,作家邱华栋、阅文团体高级执行副总裁张蓉担任评委会主任,一批全国活跃的高校学者、作家、媒体人担任评委,它是专业的“评论人和媒体书评人”奖。每月评出十本原创好书榜,十本外洋翻译图书,年度评出十今年度好书。推荐尺度☑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出书,以图书版权页出书日期为准☑中海内地出书☑原创中文作品,再版、重印不在此列☑同一出书社推荐书目不凌驾五本推荐方式1、请将书名、作者名、出书机构、出书时间、责任编辑、推荐语、作者简介、内容简介文字部门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发给编辑,图书封面大图以压缩包文件,作为附件2于同一邮件发出。
2、荐书停止时间 每月14日24:003、日常荐书:请出书机构随时推荐重点首版新书。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类型小说,请邮件提供优质书评文章、图书封面图、内容简介、基本出书信息,与书评内容相关的正文配图(横图)2-3张。
散文集、诗歌集、非虚构、历史、人物传记类图书,请邮件提供文摘3000-5000字或优质书评,以及与所提供内容相关的文配图(横图)2-3张。社科类、经管类图书,请邮件提供可读性强(富有知识获取性、趣味性)书摘3000-5000字,图文封面、内容简介、基本出书信息,以及与所提供内容相关的文配图(横图)2-3张。投稿及刊载:编辑会凭据内容可读性予以选择性刊发。
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阅文·探照灯书评人好书榜,在图书的大海里,发现隐藏的风帆和舵手,浮出水面的岛屿和灯塔,标志、点亮这些思想的地标。十位荐书人:邱华栋、杨早、燕舞、唐山、麦小麦、傅小平、张执浩、宋晨希、刘羿含、张英阅读点亮人生。
本文来源:AG真人-www.13799863732.com